论文查重系统到底能不能看懂图片里的公式,确实是很多理工科同学在写论文时心里犯嘀咕的地方。毕竟,公式多的时候,一个个手敲太费劲,直接截图或者从PDF里复制粘贴成图片,看起来又快又整洁,但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担心这会不会被查重系统当成抄袭。这事儿吧,不能简单地用“能”或者“不能”来回答,得看情况,而且情况还挺复杂的。
咱们先说最普遍的情况,就是你把一个公式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或者MathType这种专业工具给敲出来,它不是一个图片,而是一段可以被编辑的、有特殊格式的文本。对于这种“活”的公式,论文查重系统是完全可以识别的。它会把你的公式转换成一种标准化的代码语言,比如MathML,然后拿这个代码去跟它数据库里其他论文的公式代码进行比对。如果你的公式,特别是那些很经典、很基础的公式,比如牛顿第二定律F=ma,或者麦克斯韦方程组里的某个公式,那数据库里肯定有成千上万的论文都用过,系统一比对,发现代码完全一样,那它就会把这部分内容标出来。不过,这里有个好消息,通常这些非常基础的、公认的公式,查重系统会有一个“白名单”机制,或者学校在设定查重规则时会直接排除这些内容,不然所有人的论文重复率都会高得离谱。所以,对于这种用编辑器敲出来的公式,系统能识别,但会不会算作重复,取决于这个公式的通用性。
那么,回到你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你把公式做成了一个图片,比如一个JPG或者PNG格式的文件,然后插到论文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论文查重系统,其核心技术都是基于文本比对的,它们的工作原理就是把你的论文里所有的文字都提取出来,然后去数据库里找相似的。对于图片,系统基本上就是个“睁眼瞎”,它看不懂图片里面画的是什么,是风景照还是人物照,更别提里面那些复杂的数学符号了。你把公式做成图片,就相当于把这个公式从系统能理解的“文字世界”里隔离了出来,放进了它无法解读的“图像世界”。所以,从技术层面上讲,系统是识别不了图片里的公式内容的,你把一个公式截图放进去,它就当那里是一张白纸,不会去检测里面的重复。
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简直是钻空子的绝佳方法,所有公式都截图不就万事大吉了?别高兴得太早,这招虽然能骗过机器,但你骗不过人。你的论文最终是要交给导师和评审老师看的,他们可都是行家。一篇论文里,如果文字是宋体,公式突然变成了像素有点模糊的图片,排版风格也不统一,这种视觉上的不协调感是非常强烈的。评审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这是为了应付查重而走的“捷径”。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你这个学生态度不端正,做事投机取巧,缺乏最基本的学术严谨性。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对你论文的整体评价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你的论文被要求大改或者不通过。
而且,把公式做成图片还会带来很多实际操作上的麻烦。比如,你论文里引用了公式(1),结果在排版调整后,这个公式跑到了下一页,变成了公式(2),那你正文里的引用就全错了。如果是可编辑的公式,这种编号通常是可以自动更新的,但图片就不行了,你得一个一个手动去改,非常容易出错。另外,图片在打印或者转换成PDF的时候,清晰度可能会下降,影响最终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