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加一些图片,比如流程图、数据图表、实验结果截图之类的,然后就会担心论文查重的时候,图片里的文字会不会被系统识别出来。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答案也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论文查重系统,主要还是针对正文文字进行比对,也就是说,你写在段落里的那些话,系统会逐字逐句地去跟数据库里的文献比对,看看有没有重复的地方。但图片里的文字,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大多数查重系统对图片里的文字识别能力其实挺有限的,尤其是那种直接截图或者手绘的图片,系统根本没法直接读取里面的文字内容。比如说你在论文里放了一张实验数据的截图,上面有一些表格或者文字说明,这种内容查重系统一般不会去识别,更不会拿去跟数据库比对。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图片里的文字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论文查重的相似度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把一些大段引用的内容做成图片,试图绕过查重系统,虽然这种做法不太提倡,但确实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现在有些比较先进的查重系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OCR技术,也就是光学字符识别,这种技术可以把图片里的文字转换成可编辑的文本,然后再进行比对。如果你的论文用的是这种高级查重系统,那图片里的文字就有可能被识别出来,甚至被计入相似度。不过这种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大部分学校用的查重系统还没那么智能,所以图片里的文字被查出来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但就算图片里的文字不会被识别,也不代表你可以随便在图片里放抄袭的内容。学术诚信这事儿不能光靠技术漏洞来钻空子,万一以后系统升级了,或者学校用了更严格的查重工具,那之前没被查出来的问题可能就暴露了。而且导师和评审专家在看论文的时候也会注意到图片里的内容,要是发现你在图片里大段抄别人的东西,那后果可能比查重率高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