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把政策条文标红这事太常见了,很多人一看报告直接懵,心想这又不是我写的,是政府文件原文引用的,怎么也给标上红色了?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现在的查重系统压根不管你是抄的还是合法引用,它只认文字匹配度。你粘了一段“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三章第十二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能源结构……”这种官方表述,字字都是公开文件里的原话,系统一扫数据库,发现成百上千篇论文都引用过这段,关键词一撞上,立马标红,根本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问题就在这儿,政策条文本身就是公开发布的标准文本,全国上下都在用,你不用原文写反而说不清楚,可用了又必然重复。特别是写公共管理、教育政策、环保法规这类题目的论文,动不动就得引一段国家文件,整段整段贴上去,看着像是抄袭,其实是研究需要。但查重系统不懂这个,它只会告诉你“这段和别人高度相似”,至于是不是合理引用,得你自己去解释。
那咋办?全删肯定不行,没政策依据你后面的分析就站不住脚,评审老师一看也会问“你这结论从哪来的”。硬留着吧,重复率又蹭蹭涨,尤其是大段引用,可能直接拉高整体百分比。最实在的办法是调整引用方式,别一股脑全复制。能概括的尽量概括,比如“文件明确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而不必把整句政策原文搬上来。必须用原文的地方控制长度,单段别超过三行,超过的话系统更容易判定为过度引用。
还有个技巧是分段引用加自己的话穿插。比如先写一句“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相关政策指出……”,然后引一小段关键句,加引号,标注出处,再接一句自己的解读,“这一要求反映出当前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这样既保留了政策原意,又加入了个人分析,文字组合变了,系统识别重复的几率就低点。参考文献格式也要对,引用的文件名称、发文字号、发布单位写全,让编辑或导师知道你不是瞎抄。
如果学校允许,可以把大段政策文件挪到附录里,正文只提核心要点。有些系统对附录内容不计入总重复率,或者人工审核时会酌情考虑。但前提是得确认你们学校认这种操作,不然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