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被论文查重折腾得够呛,前后一共测了四次才摸到节奏,现在把血淋淋的账单摊开给你看,照着抄能省下不少夜宵钱。
第一次动笔时我头铁,写了五千字就兴冲冲去测,结果重复率飘到45%,全是综述里抄来的套话,系统红得跟番茄炒蛋似的,那次纯属交学费,白白浪费八十块。
隔了一周我把综述全改完,又攒到一万五千字,心里还是没底,晚上十点又跑去淘宝下单,这次降到28%,算摸到门槛,可钱包又瘦下去七十,舍友笑我“查重比写论文还勤快”。
真正靠谱的一次是整篇完稿后隔三天再测,那会儿我已经把引用全改成自己的口水话,表格也重新画过,重复率直接掉到7%,导师看了只说“可以定稿”,那三天间隔让系统缓存更新,也给我留足时间改格式,性价比最高。
学校正式检测前我又蹭了图书馆的免费额度,距离上次付费测刚好五天,重复率稳在6.8%,页眉页脚的小变动没掀起波澜,那次纯粹是买心理安慰,事实证明只要前一次低于10%,五天之内再测意义不大。
总结下来,写完初稿先别急着花钱,憋到全文成型后隔两三天再来一次,重复率低于10%就锁死文档,低于15%再精修两三天再测,超过20%直接大刀阔斧重写,省得反复割肉,钱包和头发都能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