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写到脚注那块,不少同学心里打鼓,担心一条条小尾巴被论文查重系统逮个正着,重复率像坐电梯一样往上冲,其实这事得拆开看,系统到底抓不抓脚注,全看你用的哪家查重、脚注里写了什么,以及学校后台勾了哪些选项。
市面上最常见的知网、维普、万方三家,默认设置会把整篇文档的文字统统扫一遍,脚注里的汉字、数字、英文都在射程内,但系统同时会给“参考文献”“脚注”这类区域加一层白名单,只要学校管理员没把“排除脚注”开关关掉,这部分文字就不会算进总重复率里,换句话说,你老老实实标出处的那几行小字,大多时候只是陪着跑,不记分。
麻烦出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管理员图省事,把“排除脚注”功能关了,系统就把脚注当普通正文,引用再规范也被算字数;第二种是脚注里堆了长段原文,有人把一整页书摘抄下来塞进去,光“参见”两字打头,后面全是复制粘贴,查重系统再仁慈也扛不住这么一大坨文字,重复率直接爆表;第三种是你把脚注藏在页脚里,却没用Word自带的“插入脚注”功能,而是手打缩小字号,系统识别不到区域标签,自然把这段文字当正文处理。
保险做法分三步:第一步,打开学校公布的查重细则,搜“脚注”两字,看到“不计入”就放心,看到“全部计入”就把长引文挪回正文并加引号;第二步,脚注只保留书名、作者、页码,别放长句子,长引文改放文后参考文献,既省字数又安全;第三步,上传前用Word自带“显示所有格式标记”检查脚注区域有没有被误设成正文,再把文档存成PDF,防止格式乱跑。
一句话总结,正常格式的短脚注大多被论文查重系统放过,长引文和格式错误才会被拉进重复字数,看清学校规则、控制脚注长度、用对软件功能,就能把脚注这条小尾巴安安稳稳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