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报告里的重复率说起来简单,就是你写的内容跟别人已经发表过的东西重合的比例,但这里面门道其实不少,不是光看个数字就行的。
首先得知道不同系统算出来的重复率不一样,你用知网查出来 15%,换维普可能就 20%,因为它们比对的数据库不一样,算法也有差别,所以别拿着 A 系统的结果去套 B 系统的要求,没用。学校或者期刊指定哪个系统,你就老老实实用那个查,不然白费劲。
总重复率是个大方向,但更得看细分部分。摘要和引言里重复率高点有时候难免,毕竟要介绍背景和前人研究,但正文尤其是实验方法、结果分析这些部分要是重复率高就麻烦了,这部分得是你自己的东西,抄别人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参考文献那块如果格式对,系统一般会自动排除,不算在重复率里,可要是你没标清楚出处,或者格式乱七八糟,就可能被算进去,平白拉高数字,所以格式得按要求来,别偷懒。
重复率里标红的部分和标黄的不一样,标红的是重合度特别高的,基本就是直接搬别人的句子,这种必须大改;标黄的可能是 paraphrase 没做好,或者少量词语重合,稍微调整下就行。改的时候别光想着换几个同义词,系统没那么傻,你得真明白原文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比如人家说 “气温升高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你别改成 “温度上升使得农作物产出减少”,换汤不换药没用,得换成 “天气变热了,地里的庄稼收成就跟着少了”,这样才像自己写的。
还有引用的问题,你明明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却没标脚注或者参考文献,系统就会算成重复,这就很亏。有时候引用太多,哪怕标了出处,堆在一起也会让重复率上去,所以引用要适量,别大段大段抄,拣关键的句子引,剩下的用自己的话总结。
别觉得重复率达标了就万事大吉,有些学校会看去除引用后的重复率,就是把你标了引用的部分去掉,看剩下的原创内容有多少,这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要是总重复率 18%,但去除引用后还有 25%,那说明你自己写的部分里抄的不少,照样不行。
也别为了降重硬把句子改得不通顺,读起来磕磕绊绊的,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在凑数。论文写作讲究的是清楚表达,重复率只是个参考,不是唯一标准,只要你确实是自己研究、自己总结的,稍微超一点也能解释,当然前提是别超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