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查重的时候,致谢里头的内容算不算进去,特别是致谢里万一引用了名言或者别人的话,这事儿确实是很多同学都会担心的一个细节。毕竟,致谢这部分写起来感情充沛,有时候一激动,想引用一句名人名言来升华一下主题,或者感谢某位导师时,直接把导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给用上了,这时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查重系统会不会把这儿也给标红了啊?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毕业论文查重系统的工作模式。查重系统本质上是个“死心眼”的程序,它不会去理解你写的内容是“文献综述”还是“致谢”,在它眼里,你上传的整个Word文档,从头到尾,都是一堆需要被检测的文字。它才不管你这段文字是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之情,还是在探讨学术问题,它只负责把你的文字跟它数据库里海量的文献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连续十几个字或者更长的一段话,跟别人的一模一样或者高度相似。所以,从理论上讲,只要你致谢里出现了跟别人重复的文字,不管你是什么意图,查重系统都有可能检测出来。
绝大多数高校在提交论文进行查重之前,都会有一个设置环节,你可以自己选择或者系统会默认排除掉一些非正文部分。这些通常包括封面、目录、摘要、参考文献、附录,以及我们正在讨论的“致谢”部分。很多学校的图书馆或者研究生院,都会明确要求学生在提交查重时,把“致谢”这个部分从检测范围里给剔除掉。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学校也明白,致谢这部分充满了个性化表达和情感抒发,它不属于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且里面难免会出现一些格式化的客套话,比如“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这种话,可能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都写过,如果算进去,那重复率肯定高得离谱,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最常见的情况是,只要你按照学校的要求操作,提交的是一个不含致谢部分的版本给查重系统,那么致谢里写什么,哪怕是抄了一整首诗,都不会影响你的最终查重结果。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你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的“默认设置”上。万一你学校的系统比较老旧,或者管理员手一滑忘了设置排除致谢,又或者你自己操作失误,把全文都提交上去了,那致谢里的内容就会被纳入检测范围。这时候,如果你在致谢里引用了某位名人的名言,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因为流传太广,被无数文章引用过,查重系统一比对,发现重复,那它很大概率会被标红。同样,如果你感谢导师时,把导师论文里的一句话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比如“导师常教导我们,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而这句话恰好也出现在导师的某篇公开发表的论文里,那它也可能被检测出来。
万一真的被标红了,后果严重吗?这又要分情况讨论。如果你的学校系统排除了致谢,那这个标红就没意义,可以忽略。如果没排除,被标红了,你也别太慌张。在评审老师或者导师眼里,致谢里的重复和正文里的重复,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文里出现大段重复,那叫学术不端,是原则问题。但致谢里引用了一句名言,或者一句表达敬意的话,只要不是大段大段地抄袭别人的致谢全文,老师们通常都会表示理解,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恶意的抄袭。在最终审核时,他们有权限去判断这个重复的性质,一般不会因为致谢里的一句重复就判定你的论文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