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查重的时候外文文献到底会不会被检测到,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同学心里挺没底的一个事儿,尤其是对于那些专业领域比较新,国内研究还不多,不得不大量参考国外前沿成果的同学来说,这事儿直接关系到自己的重复率会不会爆表。我得跟你说,这事儿没有一个绝对的“会”或者“不会”的答案,它完全取决于你用的那个论文查重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段位,它的数据库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咱们国内高校最常用的那些查重系统,它们的核心数据库肯定是以国内的中文文献为主的,什么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基本上把国内学术圈的东西都一网打尽了。所以,如果你直接从一篇中文论文里复制粘贴了一大段,那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会被标红的,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对于外文文献,情况就变得有点复杂了。这些系统这些年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扩充自己的数据库,它们也会去购买或者收录一些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外文数据库资源,比如像Elsevier、Springer、Taylor & Francis这些大出版商的期刊,还有一些著名的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Web of Science等等。
如果你的论文里大段大段地复制了这些已经被收录进来的顶级外文期刊上的内容,那么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系统是完全有可能检测出来的。你别觉得隔着语言系统就没办法了,现在的比对技术很厉害,它不光是直接比对原文,有些高级的系统还能通过翻译进行交叉比对,也就是说,你把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放进去,它也可能通过反向翻译或者语义匹配的方式找到那个原始的英文出处。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比对纯中文要复杂一些,但绝对不是完全的盲区。
全世界的学术文献浩如烟海,没有任何一个查重系统敢说自己的数据库是包罗万象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小众的语种,或者一些年代比较久远、影响力不大的外文文献,又或者是一些非公开发行的会议报告、工作手稿之类的,这些系统很可能就没收录,或者收录不全。如果你碰巧引用了这样一篇文献里的原话,那么在查重的时候,它很可能就不会被标出来,系统会认为这段话是你原创的。
你不能因为这个系统可能检测不到,就抱着侥幸心理去大段地抄袭。你要明白,论文查重系统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一个帮你检查格式和引用规范的工具,它最终的目的是引导你走向学术诚信,而不是让你去跟它斗智斗勇。你的论文最终是要给你的导师看的,是要送到评审专家手里的,这些人很多都是你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可能常年阅读外文文献,对一些经典的理论、经典的表述是非常熟悉的。你从外文文献里抄了一段话,就算查重系统没发现,你的导师一眼可能就看出来了,觉得这段话的行文风格、用词习惯跟你自己的语言风格不太一样,他随便去谷歌学术里搜一下关键词,可能就找到了原文。到那个时候,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从重复率高的问题,直接上升到了学术不端的问题,这个后果可比重复率超标要严重得多。
最稳妥、最靠谱的做法,还是老老实实地去消化和理解你读过的每一篇外文文献,把它里面的核心观点、论证逻辑、关键数据给吸收了,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结合你自己的研究思路和上下文,把它重新组织和表达出来。这样做出来的论文,哪怕观点是别人的,但表述是你自己的,这才是真正的学术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