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的时候引用行业访谈内容到底会不会被标红,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它牵扯到查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你具体怎么去写这个访谈内容。很多人觉得访谈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问出来的,怎么会跟别人重复呢,但现实情况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论文查重系统本质上是个文字比对工具,它不管你这段话的来源是哪本书、哪篇期刊,还是你辛辛苦苦做的访谈,它只管你论文里的文字跟它数据库里存着的海量文献有没有连续重复的字句。它的数据库里不光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现在很多系统也收录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包括新闻报道、行业报告、博客文章,甚至是一些公开的会议纪要。你访谈的对象,比如某个行业大佬,他可能在很多场合都发表过类似的观点,接受过不止一次采访,他说过的一些经典表述或者行业判断,很可能早就被别人写进文章里,或者被媒体报道过,然后这些内容又被收录进了查重数据库。
如果你在论文里写访谈内容的时候,原封不动地把访谈对象说的话大段大段地搬过来,那这些话一旦跟数据库里已有的任何文献重合了,查重系统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标红。比如说,你访谈了一位企业家,他用了“我们这个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这句话,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可能之前有无数篇行业分析报告或者新闻报道都用过一模一样的表述,那你论文里这句话就会被判定为重复。系统它不关心这句话是谁说的,它只关心文字本身是不是重复了。
那是不是说访谈内容就不能用了呢?当然不是,访谈内容是很多应用型论文非常重要的论据来源,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处理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转述和概括,而不是直接引用。你听完了访谈,理解了对方的核心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意思重新组织一遍。比如,那位企业家说“我们这个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过去那种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头了,未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才能活下去”,你可以把它转述成“访谈对象指出,当前行业面临转型压力,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他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技术创新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一来,文字上就跟数据库里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自然就不会被标红,同时又准确地传达了访谈的核心信息。
有些时候,访谈对象说的话特别精辟,特别有代表性,不直接引用就体现不出那种味道,这种情况下你确实需要直接引用。但即便是直接引用,也要控制好长度,最好是引用那些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两句话,而不是大段大段地复制粘贴。而且,引用的部分一定要按照学术规范做好引注,明确标出来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说的。规范的引注虽然不能让查重系统不标红,但它能向评审老师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合法引用,不是你抄袭的,老师看到有规范的引注,通常就不会把它算作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