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查重到底包不包括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这事儿还真挺让人琢磨的,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在这个问题上犯迷糊。你要是去问十个人,可能得出来七八种不同的答案,搞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其实这事儿的关键点在于,你得明白学校最终要查的是什么,以及你提交给查重系统的那个文件包里到底都有些啥。
咱们先说个最基本的情况,你把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跟你的论文正文打包在一起,扔进查重系统里,那系统肯定是会扫的。它可不管你这是什么文件,它就是个认字的机器,你给它什么它就查什么,一视同仁。但问题在于,学校真的会把这两样东西算进最终决定你命运的重复率里吗?这就要看具体学校的规矩了。大部分学校的重点,其实都放在你论文的正文部分,也就是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那些核心章节,什么绪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结论什么的。毕竟,这才是你整个研究工作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能体现你学术水平的地方。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说白了,它们更像是你整个研究项目的“立项说明书”和“施工蓝图”。开题报告里头,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拟采用的方法,很多都是在你还没开始深入研究的时候就写出来的,里面自然会引用大量的文献来支撑你的立论。任务书呢,更是导师给你下达的“指令”,上面写的那些研究目标和要求,很多都是标准化的表述。你想想,一个学校里,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开题报告的格式和框架都差不多,研究背景也可能都围绕着那几个热点问题展开,这里面出现一些重复的表述,简直是太正常了。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学校层面,其实心里都清楚,这部分内容的重复率参考价值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合理重复”。
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对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掉以轻心,随便从网上扒拉一篇下来用。现在很多学校在管理上越来越规范,可能会要求你把开题报告也纳入查重范围,并且设定一个独立的合格标准。就算不单独查,万一你的开题报告重复率奇高,比如百分之三四十,虽然它不影响你论文正文的重复率,但评审老师看到这个报告,心里对你的第一印象肯定会大打折扣,觉得你这人从一开始就不太踏实。而且,最怕的就是你开题报告里抄的内容,跟你论文正文里抄的内容,恰好来自同一篇文献,那系统一比对,重复率就蹭蹭往上涨了。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老老实实,自己动手去写。开题报告是你整个研究的起点,你把它写好了,对你后续的论文写作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帮助。至于论文查重这件事,你最好还是去问问你的导师或者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老师,看看他们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到底查不查,查了算不算。如果他们说要查,那你就把开题报告也当成一篇小论文来认真对待,好好降重。如果他们说主要看正文,那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至少要保证开题报告和任务书别出现大段大段的“复制粘贴”,别给自己埋下不必要的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