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前要不要把附录给删了,很多同学心里都没底。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它完全取决于你附录里到底放了些什么东西,以及你学校或者期刊那边到底是个什么规矩。
咱们得先搞明白,附录通常都放些什么。一般来说,附录里放的都是些辅助性的材料,比如你做调查时用的一大堆原始问卷、几十页的访谈记录、密密麻麻的原始实验数据、一些程序代码的完整清单,或者是一些篇幅太长不适合放在正文里的图表。这些东西的特点就是,要么是纯原创的,要么就是一些通用的、谁都能拿来的东西。
如果你的附录里放的是你自己辛辛苦苦一手一脚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比如你跑断了腿发出去的几百份调查问卷,或者你一字一句敲出来的访谈录音稿,那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你原创性的铁证,它们根本不可能在别人的论文或者数据库里出现,所以你留着它们去做论文查重,完全不用担心会拉高你的重复率,反而还能证明你研究的扎实程度。可如果你的附录里放的是一些从别处引用来的东西,比如你直接复制粘贴了某个政府发布的完整统计公报,或者某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全文,那问题就来了。这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官方文件或者标准量表,在数据库里肯定有无数个副本,你一旦把它们放进查重范围,那重复率“蹭”一下就上去了,而且会高得特别吓人,直接就把你的总重复率给拉垮了。
我们不要盲目的删或者不删,而是先搞清楚你学校或者期刊的具体要求。你最好去教务处的网站上仔细找找关于毕业论文查重的具体通知,或者直接去问问你的导师,他们每年都带学生,对这些门道儿最清楚了。有些学校的要求就很明确,会告诉你提交查重的时候可以不含附录,或者会单独说明附录部分的重复率怎么算。如果学校没说,那你就得自己判断一下附录内容的性质了。
我给你一个特别实用的建议,就是在你正式提交论文去查重之前,自己先找个跟学校系统差不多的查重网站,比如Paperday或者paperfree,做一次预查重。你可以查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带着附录的,另一个版本是把附录删掉的。然后你对比一下这两份报告,看看附录到底对你的总重复率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如果影响微乎其微,那你就没必要折腾,直接带附录提交就行。如果影响巨大,那你就得权衡一下了,是不是可以在提交查重版本的时候暂时把附录拿掉,等查重通过了,在最终提交给图书馆的完整版论文里再把它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