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表格数据,尤其是理工科或者社科类的论文,表格往往是展示实验结果、统计数据的重要方式。这时候大家就会担心论文查重的时候,表格里的数据会不会也被算进去,导致重复率变高。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用的查重系统,还有表格内容的具体情况。
论文查重系统主要检测的是文字内容,也就是你论文里那些大段的描述、分析、结论之类的文字。表格里的数据,尤其是纯数字,比如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这些系统通常不会直接拿来对比,因为数字本身不具备“原创性”的判断标准,你写1+1=2,别人也写1+1=2,这显然不能算抄袭。所以如果你的表格里只有数字,或者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单位,那基本不用担心会被查重系统标红。
如果你的表格里不仅有数字,还有大段的文字说明,比如表头、注释、单位解释,或者表格下方加了一段详细的描述,那这些文字部分就可能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到。尤其是如果这些文字和你引用的文献或者其他论文里的内容高度相似,那就很容易被标出来,导致重复率上升。所以,表格里的文字部分也需要注意,尽量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避免直接复制粘贴别人的内容。
有些查重系统可能会把表格里的内容和文字内容一起比对,尤其是那些比较智能的系统,它们可能会把表格里的文字提取出来,和数据库里的内容进行对比。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表格结构和别人的一样,甚至连文字描述都差不多,那就可能被判定为重复。所以,哪怕表格里的数据是自己的,也要注意表格的呈现方式和文字描述,尽量做到和别人不一样。
有些期刊或者学校对表格的格式有严格要求,比如必须用三线表、表头要清晰、单位要统一等等。这些格式上的要求虽然和查重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你的表格格式不规范,可能会被编辑或者老师打回来修改,间接影响到论文的发表或者答辩进度。所以,在准备表格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查重的问题,还要注意格式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