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前很多人把眼睛盯在正文上,却忘了图表编号这个小尾巴,其实系统扫到图表标题里的“图3-2”“表4-1”时,并不会因为数字跳号就报警,也不会因为漏了一个横杠就把你标红,机器只认文字,不认排版规矩,所以编号对不对本身对论文查重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该红的还是会红,该绿的照样绿。
但图表编号乱套会带来连锁麻烦,最常见的是你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结果图表标题改了,编号没更新,目录里就会出现“图5-3 实验装置”实际翻到那一页却是“图5-4”,导师或答辩老师一看心里先打个问号:这人连目录都对不上,正文数据能靠谱吗?这一问号往往导致他们要求你重新打印胶装,重新上传系统,这一来一回又要排队,又要花钱,白白多跑一次论文查重,时间成本比改几个字高得多。
还有一种坑是图表标题里的文字撞车,系统确实会把“图3-2 不同温度下产率变化”整行拿去比对,如果标题直接复制了别人的论文,哪怕你把图换了,文字一样会被标红,所以真正需要检查的是标题里的汉字,而不是编号里的数字,把“不同温度下产率变化”改写成“温度梯度对产率的影响”,重复率就能掉一点,编号写成3-2还是3-3其实无所谓。
更隐蔽的问题是图表来源说明,很多人把网上扒来的图改了个颜色就塞进论文,底下小字写着“数据来源:某某文献”,这句小字系统也会扫,如果原文是“数据来源:张三等,2020”,你一字没改,就会被标红,所以查重前最好把这句改成“根据张三等(2020)的数据重新绘制”,既说明出处,又避免文字重叠,编号再怎么跳号都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