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完成论文后,对学校要求的论文查重流程不太清楚。其实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步骤都有需要注意的细节,了解清楚后就能更从容地应对。
首先是提交前的准备工作。大家要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查重通知,明确查重系统的具体要求,比如是用知网、维普还是其他指定平台。不同系统的数据库和算法有差异,必须严格按学校规定来,不然自费查了其他系统也可能不被认可。同时,要对论文格式进行规范,像封面、目录、参考文献这些部分,有些学校会明确说明是否纳入查重范围。比如参考文献,如果格式正确,系统可能会自动识别并排除,所以一定要按照学校指定的格式调整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率增加。
接下来就是正式提交论文了。登录学校提供的查重系统账号,一般是在教务处的相关平台或者图书馆的专用入口。上传论文时,要注意文件格式,通常是 Word 文档,因为 PDF 格式可能会出现解析错误,导致查重结果不准确。上传后,系统会提示论文名称、作者、字数等信息,一定要仔细核对,确保没有上传错版本。确认无误后提交检测,这时候系统会生成一个订单号或者检测编号,记得保存好,后续查询结果需要用到。
提交完成后就进入等待查重结果的阶段。查重需要一定时间,通常几千字的论文可能半小时左右出结果,如果是上万字的长篇论文,可能需要 1 - 2 小时。这段时间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但要注意查看系统是否有异常提示,比如文件损坏、格式错误等,一旦有问题要及时重新上传。
当查重报告出来后,重点就要放在结果分析和处理上了。打开报告,首先看总重复率,学校一般会有明确的标准,比如本科论文重复率不超过 30%,硕士可能要求 20% 甚至更低。然后查看详细的重复内容标注,报告里会用不同颜色标出重复的段落,红色表示重度重复,黄色可能是轻度重复或者引用。对于重复部分,要逐一分析原因,如果是引用不当,比如没有正确标注参考文献,就补充规范引用;如果是内容表述相近,就需要进行修改,比如调整句式结构、替换同义词、重新组织语言,同时注意保持原意不变。修改后记得保存好修改后的版本,方便后续再次查重对比。
如果第一次查重结果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这里要注意,学校通常会给 1 - 2 次免费查重机会,超过次数可能需要自费,所以尽量在修改时认真对待,提高通过率。第二次查重后,对比两次报告,看看修改效果,直到重复率达标为止。
当查重结果符合学校要求后,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流程提交最终版论文,包括查重报告的附件。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留意学校通知的时间节点,比如查重系统的开放时间段、最终提交的截止日期,避免因为错过时间而影响毕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