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论文时,引用他人观点、数据等内容很常见,但要保证引用格式正确,不然论文查重时可能出问题,被误判为抄袭。下面就讲讲怎么确保引用格式正确。
得清楚学校或期刊对引用格式的要求。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甚至不同期刊,要求都不太一样。像常见的 APA 格式、MLA 格式、Chicago 格式等,每种格式对引用的标注方式都有细致规定。比如 APA 格式,引用文献时,在文中引用处得标注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像(张三,2020);而 MLA 格式,一般是在文中引用处标注作者姓氏和页码,像(张三 123)。所以,一开始写论文,就去学校官网、学院公告或者投稿期刊的官网,看看对引用格式有啥具体要求,记下来照着做。
引用书籍内容时,要把信息写全。一般得有作者名字、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这些。比如引用《百年孤独》,正确格式可能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M]. 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 这里面,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都不能少,翻译者(如果是译著)也得写上,而且格式、标点都得按要求来。
引用期刊文章也有讲究。要写清楚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卷号、页码。举例来说:李四。论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J]. 科技研究,2023, 15 (2): 45 - 52. 这里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页码一个都不能错,顺序也不能乱。
在文中引用的地方,要做好标注。不管用哪种格式,都得在引用的句子、段落后面,按要求加上标注。比如按 APA 格式,在引用句末,用括号标上作者和年份,像 “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王五,2022)”。要是直接引用原文,还得把页码也标上,比如 “具体表现为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王五,2022,p. 35)”。
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得整理好。把所有引用的文献,按照一定顺序列出来,这个顺序也得按要求来,比如 APA 格式是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文献的各项信息都要和文中引用处对应上,不能有差错。而且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也有规定,字体、字号、缩进这些都得注意。
写完论文,检查引用格式。自己通读一遍,看看文中引用标注是不是都有,格式对不对;再看看参考文献列表,信息全不全,格式对不对。要是不确定,还可以找老师、同学帮忙看看,或者用一些专门检查格式的工具,多检查几遍,确保引用格式正确,这样论文查重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因为引用格式问题出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