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报告一出来,那红红的一片看着吓人,其实别慌,把它当成一张藏宝图,红字就是标记,顺着标记挖就行。打开报告先别急着改,先喝口水定定神,把网页放大到150%,一行一行扫过去,凡是颜色深的地方就先截图存桌面,文件名直接叫“第3页红色块1”“第5页橙色条2”,这样回头改的时候不会找不到。
截图完了就回到原文,把Word视图切成“草稿”,再把查重报告的小窗口拖到屏幕右边,左右对照着看,左边原文,右边报告,鼠标点到哪句红,左边就立刻高亮,这一步最费眼,但最管用,因为报告里的红块常常是一整段,真正撞车的可能就中间那两三行,眼尖一点就能省掉大段返工。
找到重复句后,先别急着删,先复制出来粘到一个新文档里,起名“重复片段池”,接着把这句话放进百度或者知网的高级搜索,看看它到底跟谁撞了,有时候是教科书定义,有时候是师兄三年前的论文,撞的对象不同,改法完全不一样,教科书定义就加个引号标来源,师兄的句子就得彻底重写。
重写也有偷懒办法,把重复句拆成主谓宾三块,主语换成自己的研究对象,谓语换个动词,宾语加限定词,再把顺序倒一倒,基本就能躲过机器,比如“气温升高导致产量下降”可以改成“在持续增温的背景下,产量出现了明显回落”,意思没变,字全换了,机器就认不出来。
图表里的文字也常常被标红,很多人只改正文不管图,结果一查还是飘红,把图里的说明文字复制出来单独存一个txt,扔到翻译软件里来回倒腾两遍,再粘回去,既改字又保意思,比手敲快多了。
最后别忘了参考文献,很多人引用格式乱,系统把文献标题也算进重复,把参考文献单独拉出来,用NoteExpress或者EndNote一键统一格式,再跑一遍查重,参考文献那片红就会瞬间消失,省得整篇论文看起来血呼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