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论文查重系统对连续重复字数的判定不一样,这事儿得看用的是哪种系统。我之前写论文时对比过几个常见系统,发现差异还挺明显的。
知网的规则听得最多,说是连续 13 个字重复就算。比如一句话里有 13 个字和别人的文献完全一样,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都会标红。但它还有个附加条件,就是某段里重复的内容得超过该段落总字数的 5%,不然单句重复可能不算。比如一段总共 200 字,引用别人的话超过 10 字,才会被算进去。
还有些小众系统标准更严,连续 8 个字重复就可能标黄。这种系统查出来的重复率往往偏高,适合初稿时用,逼自己把表述改得更独特。但定稿还是得按学校指定的系统来,不然标准不一样,改了也白搭。
遇到重复时,光拆句子不够。比如把长句拆成短句,或者换几个同义词,有时候还是会被判定重复。得从逻辑层面调整,比如把 “原因是 A 和 B” 改成 “B 与 A 共同导致这一结果”,既保持原意,又避开连续重复。
其实不用死记具体数字,写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话转述。引用别人观点时,理解透了再重新组织语言,比盯着字数改更有效。实在拿不准,写完一段就自己读一遍,感觉像在哪见过的句子,就赶紧调整,别等查重时才发现问题。